·特别报道·
过去的这一年——2019年中国食品学界大事记
赵丽芹1.1
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关注焦点向健康转移——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处1.7
中国食品科技与产业深度对接的黄金期已经到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在西安召开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处11.1
·前沿观点·
不同基源“金银花”的功能和应用研究进展
杨 兰等1.10
新加坡食品较健康选择标志系统经验启示
黄泽颖1.20
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生物活性物质营养干预途径
黄寿恩等2.1
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筛选策略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文 李等2.7
英国食品交通灯信号标签系统经验与借鉴
黄泽颖4.1
双螺杆挤压过程中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崔维真等4.8
海洋源活性物质对炎症性肠病营养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李明爽等5.1
食源性功能肽的研究进展
汪少芸等6.1
鱼糜蛋白冷冻变性规律及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余璐涵等8.1
双重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徐文华等9.1
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舆情监测、网络关注度与预测
黄泽颖9.12
疫情全球化常态化趋势下中国预制调理食品市场发展现状
韦佩贝等9.18
从抗氧化保健食品看食品在功能产品中的应用
萨 翼10.1
膳食纤维调节2型糖尿病血糖作用研究进展
王艳峰等10.6
噬菌体作为新型食品抗菌剂的风险评估与风险规制
魏 麟等10.12
植物基谷物饮料研究及产业开发进展
刘婷玉等10.18
·基础研究·
掺入外源淀粉的魔芋豆腐体外消化和发酵性能研究
雷 雯等1.24
喷雾冷冻干燥对鸡蛋清蛋白结构和特性的影响
刘丽莉等1.30
碱化预处理对高压射流超微细化纤维素的影响
刘 婷等1.36
连续逆流提取黄芪多糖过程扩散返混数值模型的构建及单元化验证
毛琳璐等1.42
正丙醇对浑浊红球菌PD630影响的代谢组学分析
楚美云等1.50
4种胆盐水解酶在发酵乳杆菌AR497中的异源表达
印伯星等1.56
高温条件下外源多酚对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李亚茹等1.61
高产淀粉酶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刘延波等1.65
马铃薯淀粉—小麦蛋白共混体系的相互作用及对复合面条性质的影响
屈展平等1.7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白酒上甑探汽方法研究
田万春等1.79
胞外多糖对无蛋蛋糕面糊及烘焙特性的影响
张逢温等2.12
揉面过程中面团面筋蛋白结构的变化
孟 莲等2.19
油炸温度与时间对白公干鱼传质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陈康明等2.25
蟹糊腌制过程中风味与质量品质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郑睿行等2.32
胡萝卜浓缩汁中耐热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刘彩琴等2.38
不同方式干燥广式腊肠的干燥模型及品质特性研究
林婷婷等2.42
百合热风薄层干燥特性及干燥品质
效碧亮等2.48
关山樱大鼠亚慢性毒性研究
张成香等2.56
加热卷烟烟草材料分段裂解分析
朱桂华等2.62
大豆GmWRKY86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王 静等2.69
碱诱导鸭蛋蛋清凝胶特性的变化规律
凌子庭等3.1
单糖对莲子淀粉回生特性的影响
陈悦宇等3.7
清香型白酒酒醅乳酸菌分离鉴定及其自溶特性研究
李智琪等3.14
控糖蛋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影响的临床试验
生庆海等3.19
小黑药亲电成分干预混合游离脂肪酸诱导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脂肪变性研究
董文乐等3.24
3种藜麦发芽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
陈益胜等3.34
红松松仁膜衣膳食纤维的功能性质
王 超等3.39
基于HS-SPME/GC/MS的姜花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分析
赵 杨等3.4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贵州芸豆品质评价
王何柱等3.48
蒙脱石三元膨胀阻燃薄片的制备及燃烧热解性能研究
李东亮等3.54
基于LPS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的榴莲壳多酚抗炎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刘文强等4.15
基于美拉德反应的鳕鱼过敏蛋白消减技术研究
周 丹等4.21
腰果寡肽的制备及体外抗过敏效应
陈 笛等4.26
混菌发酵酸面团对全麦面包风味与烘焙特性的影响
邹奇波等4.32
乳酸菌细胞表面结构与胃肠道的相互作用
丁诗瑶等4.40
基于鱼明胶分散体系SeNPs制备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都鹏程等4.45
水煮鱼微波烹饪过程中鱼肉水分及组织变化对嫩度的影响
陈佳奇等4.51
麦曲添加量对黄酒酿造及其风味的影响
张 晶等4.56
精炼对牛油主要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刘佳敏等4.62
冻融预处理对山楂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
郭 婷等4.68
红托竹荪及竹荪蛋各部位主要营养功能成分分析
梁亚丽等4.72
11株乳酸杆菌胆汁耐受性、耐酸性及降胆固醇能力研究
王 欢4.77
含钙运动饮料对人体牙釉质模拟物腐蚀的影响
王军萍4.83
食窦魏斯氏菌NCU034005与柠檬明串珠菌NCU027003对泡菜代谢物及风味的影响
徐亚洲等5.7
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核心区的基因克隆、表达及纯化
李垚熹等5.15
粗壮脉纹孢菌固态发酵豆渣产抗氧化多肽研究
魏长浩等5.20
基于双螺杆挤压技术的淀粉阿魏酸酯流变特性研究
聂 卉等5.25
脚板薯淀粉理化特性研究
何海霞等5.30
氯化钠对不同品种红小豆淀粉特性的影响
张静祎等5.34
CaCl2对低盐罗非鱼肌球蛋白凝胶持水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冯 瑞等5.39
三叶青主要成分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邢 倩等5.46
挤压杂粮重组米糊化特性研究
李兆钊等5.54
鲜食水稻籽粒成熟过程中多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李洪亮等5.59
己糖修饰的糖基化卵清蛋白产物及其致敏性分析
毛积华等6.11
糖基化鳕鱼小清蛋白消化过程中的致敏性
张 敏等6.16
锤打工艺对牛肉糜凝胶特性影响的机理
孙 路等6.23
泛酸合成酶菌株筛选及其催化生产D-泛酸的研究
马玉玉等6.28
不同季节李渡特香型白酒发酵特性比较
李 杰等6.36
白酒酒醅高产酯酵母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性能研究
刘建学等6.42
高海拔地区传统牦牛酥油中抗氧化乳酸菌的筛选
李丹丹等6.50
油炸时间对荔浦芋感官评价和电子鼻分析的影响
苏可珍等6.56
8种颌针鱼肌肉脂肪酸成分分析
庄海旗等6.60
5种杂粮粉的粉质特性研究
闫美姣等6.66
荠菜种子的营养价值与抗氧化性能
宋照军等6.71
分离技术对直链麦芽低聚糖组分含量的影响
李家宬等7.1
不同蛋白含量大豆籽粒发酵纳豆的品质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林咏珊等7.6
腐乳源酵母分离鉴定及其极性脂质分析
陈思锴等7.11
湿热降解对花魔芋魔芋胶/κ-卡拉胶复配凝胶性能的影响
任艳艳等7.17
牛肉加热过程中低场核磁驰豫信号与品质特征的动态分析
谢安国等7.23
天然多糖对烟草保润效果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雷 声等7.28
制造过程对可溶性大豆多糖结构和产物起泡性的影响
张 权等7.33
烤烟型细支与常规卷烟烟气中9种主要成分的逐口释放量比较
刘 琪等7.39
鮸鱼肌肉和副产物营养组成分析及评价
孙素玲等7.45
不同产地生熟板栗品质分析
周 葵等7.50
高强度超声对鹰嘴豆分离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望运滔等8.9
超声预处理对杏片微波冻干过程中水分迁移的影响
靳力为等8.15
黄芪切片热风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张 记等8.22
不同粒色藜麦营养品质及多酚组成与抗氧化活性比较分析
赵萌萌等8.29
珍珠番石榴果实中的营养成分与活性物质分析
彭 燕等8.36
短期高剂量食用油摄入对小鼠脏器系数与胃肠动力的影响
郑 淘等8.41
不同喷雾干燥入口温度下鸡蛋清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刘丽莉等9.26
单双脂肪酸甘油酯/磷脂复配对婴儿配方奶粉乳液中脂溶性营养素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胡俊杰等9.33
脂肪酶替代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对压面面团流变学和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
王家宝等9.38
萎凋时间对丹霞8号主要生化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等9.43
豆粉对小麦粉粉质特性和糊化特性的影响
石晶红等9.50
L-半胱氨酸盐酸盐对饼干中4种有害醛类和荧光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影响
翁 婷等10.23
河蚬抗氧化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刘晶晶等10.28
酶解改性两种食用菌膳食纤维理化及功能性质比较
杨晰茗等10.32
高压微射流对莲子淀粉—单甘酯复合物性质的影响
郑艺欣等11.4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脂肪酶解脂耶氏酵母
季亚美等11.10
产β-葡萄糖苷酶洋虫内共生真菌筛选、鉴定及联合转化人参皂苷作用机制
房 柳等11.16
研磨方式对小麦粉粉体特性的影响
马思雨等11.23
不同品种小麦粉品质特性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雍雅萍等11.27
气流超微粉碎对绿豆芽物理特性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梁雪梅等11.33
加热非燃烧烟草薄片理化特性及热裂解性能研究
潘 曦等11.39
4-羟基苯乙酸对M1型巨噬细胞极化及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影响
杨宇哲等12.2
3种物理改性方法对大米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影响
程云辉等12.7
生产季节对安岳坛子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刘 威等12.12
不同来源膳食纤维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分析
栗俊广等12.18
穇子抗性淀粉理化性质及体外消化研究
陈家丽等12.24
浙东白鹅与朗德鹅肌肉营养成分比较与评价
杨 华等12.28
俄罗斯桦褐孔菌中无机元素含量分析
马 微等12.34
河南浓香型烤烟不同分切区位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差异性分析
马一琼等12.39
·安全与检测·
超导量点—免疫荧光法快速测定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验证
胡元斌等1.84
食品中多组分甜味剂和防腐剂同时快速测定方法的建立
程水连等1.88
枣果中重金属镍来源途径探究
闫巧俐等1.95
湖南省克氏原螯虾及其养殖水环境中Pb分布情况及相关性研究
田津津等1.10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线监测城市饮水中毒黄素突发性污染
刘倩妤等2.73
HPLC-ICP-MS法测定毛毛鱼中无机砷的不确定度评定
周探春等2.80
神经性贝类毒素免疫亲和柱的制备与应用
董 昕等2.84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和变量选择的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线检测
江水泉等2.89
黔产千里光炮制前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变化
李 燕等2.94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小麦中交链孢酚单甲醚
徐群英等3.60
基于荧光分子开关和核酸适配体的镉离子快速检测方法
涂东堃等3.63
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29种半挥发性有机物
陈红波等3.69
磁固相萃取—热脱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水中7种多氯联苯
付善良等3.75
食品消费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完善维度
裴宝莉3.80
卷烟挥发性香气成分测定及烟丝加香工艺优化
李 达等3.84
“一带一路”下中国食品贸易争端解决的法律机制
王 筝3.91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定性分析啤酒中糖类条件的优化
孟贤仁等4.86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西布曲明的不确定度
王赛楠等4.91
染料木素纯度标准物质定值及不确定度评估
李全发等4.95
刺芪参胶囊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王晓林等4.102
生物胺降解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杜 雪等5.64
基于皮克林乳液聚合四环素磁性分子印迹—生物炭微球的研制
马珍珍等5.70
基于电子鼻与LightGBM算法判别葡萄酒品种的研究
乔 淼等5.76
循环伏安法快速测定饮料及果冻中柠檬黄和日落黄
初红涛等5.80
红小豆中精喹禾灵及其代谢物残留测定和膳食风险评估
屈江玲等5.84
胶基型嚼烟中19种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法测定
蔡洁云等5.89
美国食品安全法制中的伦理基础与启示
姚宏敏5.95
原位聚合制备半纤维素基聚吡咯导电水凝胶
张 旭等6.75
微波消解-ICP-OES/ICP-MS测定婴幼儿罐装辅食泥中的16种元素
李梦洁6.80
基于二氧化锡/碳化硅空心球纳米链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
吴民富等6.86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固体饮料中10种植物毒素
张鹏斐6.93
植物油中掺煎炸动物油的近红外快速无损检测
李 娟等6.99
旅游食品安全治理中社会监督机制
唐彰元6.103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与二维相关光谱法检测鸡肉中恩诺沙星残留
班晶晶等7.55
花生致敏蛋白Ara h 1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建立
王 耀等7.59
高压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饮用水中溴酸盐和亚硝酸盐
陈景周等7.63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同时测定番茄和黄瓜中10种杀菌剂
张 瑶等7.67
江西名茶中10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柯法钧等7.72
基于电子舌及一维深度CNN-ELM模型的普洱茶贮藏年限快速检测
杨正伟等8.45
电子舌技术在食用盐模糊感官评价中的应用
苏智敏等8.53
基于预孵育处理的牛奶中四环素增敏型胶体金检测
陈菊移等8.57
食品中红2G、二甲基黄、二乙基黄工业染料的同时测定
梁 锋等8.62
Top-down控制图法评定大葱中铅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
闫顺华等8.67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快速测定草鱼中7种激素
周艳华等8.7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槟榔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不确定度评定
袁 河等8.77
社会共治视角下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内涵及实现研究综述
秦 利等8.82
“疯牛病”事件后英国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转型策略及启示
秦保群8.88
生鲜畜禽肉中沙门氏菌全基因组分析与分子溯源
宋 晟等9.55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桃果原汁掺水鉴别
蒋 越等9.63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万古霉素类抗生素残留量
林 津等9.67
3步混合变量选择策略在鸡肉近红外水分检测中的应用
袁 凯等9.72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8种己二酸酯塑化剂
黄永辉9.77
湖南省各地区畜禽肉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情况分析
向 俊等9.82
基于控制图法的饮用水中镉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李 静等9.87
方便米饭安全生产关键监管数据标准化方法的研究
吴晓娟等9.91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小米产地溯源研究
李 楠等9.97
“区块链+射频识别技术”赋能食品溯源平台研究
刘宗妹9.102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豆芽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施元旭等10.37
基于电容法的藜麦水分快速检测仪设计
席 前等10.43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鱼肉及其制品中挥发酚残留量
程银棋等10.49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杏仁蛋白软糖理化指标快速无损检测
陈素彬10.53
基于犯罪经济学视角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生成逻辑与治理进路
孟 强等10.59
基于PSO-LSSVM和特征波长提取的羊肉掺假检测方法
成甜甜等11.46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同时检测茶叶中7种香料
梁志森等11.51
食用槟榔加工过程微生物监测与分析
李文祥等11.58
基于区块链的食品供应链数据双链存储优化模型
高圣乔等11.63
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框架下行政处罚权的完善
徐 琪11.71
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创建与完善
王永刚11.74
崇明老白酒产地溯源判别
刘 星等11.77
数字签名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刘 纯等11.83
信息不对称语境下公众食品安全信任机制的构建
孟庆杰11.87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及其同分异构体含量
蔡洁云等12.44
辅助降糖胶囊中3种双胍类物质的快速筛查
安 莹等12.49
供应链视角下的后疫情时期食品安全风险管理
张 丽12.53
食品安全民事侵权的文本考察与完善进路
刘洲兰12.56
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经济学分析及规制研究
梁耀中等12.60
·机械与控制·
卵形体农产品大小头自动定向翻转运动仿真模型建立与试验验证
姜 松等1.104
鼓泡式鱼类清洗机管路湍流数值模拟与优化
李 路等1.110
真空冷冻干燥在线测试系统设计与测试
赵海波等1.116
基于宇宙量子算法的微小零件尺寸检测
熊保玉等1.121
一种蛤蜊分级除杂装置的设计
鲍成伟等1.126
组盖机圆柱凸轮轮廓线的设计与分析
李 干等1.131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的粉体包装计量控制系统
王 艳等1.136
基于S7-400 PLC的啤酒发酵靶向温度控制系统
张松宇等1.140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发面机自动发酵系统控制优化
张丽华等1.146
基于机器视觉的卷接机接装纸图像检测系统
吴成刚等1.150
基于RGB-D弹性可形变物体跟踪识别控制披萨厨师机器人方法研究
李凌乐等2.100
基于架空轨道的全向移动机器人运动稳定性研究
徐 凯等2.105
鸡枞菌锥形削根装置设计
李一欣等2.110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大枣去核机设计与试验
王 华等2.115
ZJ17卷接机组接装纸输送系统的改进
刘世明等2.119
膜蒸馏与溶液除湿集成型食品低能耗干燥装置研究
桂大李等3.97
基于水射流的典型淡水鱼类去鳞技术研究
李仁杰等3.101
新型碗状海蜇螺旋切割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与验证
韩传龙等3.105
双螺杆压缩机转子啮合线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
于嘉川等3.109
烹饪机器人搅拌机构设计及其多体动力学分析
黄良海等3.115
运动控制和自适应模糊控制在码垛机器人中的应用
刘 光等3.119
新丰核桃的多因素压缩试验
刘 奎等3.124
卷烟机参数对细支烟卷制的影响
周凯敏等3.129
改进YOLOv3算法的筷子毛刺缺陷检测方法
陈俊松等3.133
一种用于样品前处理的加液仪控制系统设计
王正家等4.110
基于模糊RBFNN-PID的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
胡亚南等4.115
刮板式换热器研究现状及展望
李仕成5.99
基于同步带传动的高位袋装码垛机设计
张建强等5.111
再造烟丝切丝风选系统研发与应用评价
宋伟民等5.116
小麦脱皮机转子的轻量化设计
赵知辛等6.107
双层无人售卖储餐柜的设计与分析
席伟伟等6.112
不同孔形下豆类透筛效果对比及圆筒筛优化
宋守许等6.116
ZJ116A型卷接机组搓接自动清洁装置研制
潘恒乐等6.122
基于机器视觉和机器学习的羊骨架自动分割方法
李振强等6.125
高效柔性管链式输送设备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王震民等7.78
蠕动式软体管道机器人设计及测试
张 禹等7.82
二自由度七连杆机器人腿部机构优化设计
罗中华7.87
基于数值模拟的烤箱控制风量研究及性能优化
李海运等7.92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箱式果蔬热风干燥机设计
巨浩羽等7.97
基于铂电阻和硬件闭环控制的食品干燥设备恒温控制系统
舒 望等7.104
基于PLC控制的自动称重配料设备设计与试验
李 磊等7.109
多颗粒态油辣椒物料自动灌装机控制系统研究
龙飞帆等7.114
基于离散元法的螺旋喂料器流量计算修正
林 苑等7.117
基于模糊控制的岩茶做青系统设计
刘江平等8.93
YB55型卷烟包装机拉线卷筒定位装置的改进
贺 韧等8.98
折射窗干燥装置设计与试验
张卫鹏等9.108
基于U型卷积神经网络的羊肋排图像分割
赵世达等9.116
等径变距螺旋结构设计与仿真
李飞翔等9.122
工业发酵测控系统设计
钱黎明等9.127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的花茶烘焙温控系统设计
陈 星9.131
间歇式中小型苹果真空打浆机设计
陈 松等9.138
手卷雪茄内胚器电动化改进
李俊瑶等9.142
便携式板栗开口器研究与设计
王晨阳等9.146
回热器与制冷工质对复叠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梁 政等10.65
MD1200-YJ码垛机器人大臂的多目标轻量化设计
贺 莹等10.71
微量混合粉状颗粒称量系统设计
侯达盘等10.77
球罐型360°茶叶摇青机设计及实验验证
杨 君等10.81
基于调焦-Zernike矩算法的微小零件精确定位研究
张亚军10.87
机器人原型技术在食品装备设计中的应用
刘 麦10.93
基于流体仿真的家用面条机结构设计
高 飞等10.96
基于PSO的BP-PID碾米机组控制系统优化
李 强等11.91
包装机供料装置的改进与曲槽槽轮机构设计
刘亚丽等11.97
闭式热泵干燥系统的除湿特性试验
曾文良等11.101
一种提高浸梗机烟梗回潮时间跨度的改进
康金岭等11.105
仿生耕糟刀的设计与仿真实验
张志丰等12.65
上甑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及轨迹研究
庆毅辉等12.70
基于抖动和时间的码垛食品机器人轨迹优化算法研究
赖 啸12.74
基于模糊分数阶PID的食品包装机张力控制系统设计
胡亚南等12.79
顶置蓄冷板对冷库融霜时库温波动的影响
杨 凤等12.85
新型曲房内循环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徐佳乐等12.90
自动点卤槟榔图像识别方法研究
黄良沛等12.95
·包装与设计·
改性聚丙烯薄膜防黏性能验证及包装应用
隋 越等3.139
静电纺魔芋葡甘聚糖—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研究
谢建华等3.143
食品用脱氧剂包装膜防尘、防水、防油性能测试
周 丛等5.119
二次元文化在乡土食品包装及品牌塑造中的应用
高登明5.123
多感官设计趋势下的食品包装设计创新
张大鲁7.122
乡土食品包装设计的陌生化思维表达
陈勤学7.127
基于眼动技术的侗族文化元素包装设计
杨 硕等9.149
基于机器视觉的预包装食品检测
李文秀等9.155
肇庆裹蒸粽包装系统性创新设计
鄢 莉等10.101
食品包装设计中色彩联想性的表达、强化与发展趋势
夏 俐10.106
裱盒粘合装置设计及其关键结构功能分析
董明民等12.99
咖啡胶囊铝箔焊接设备设计与仿真
丁劲锋等12.105
包覆材料对红外热成像测量生鲜食品温度效果的影响
程 丽12.111
基于供应链周期战略管理的绿色食品包装体系构建
赵 璐12.115
多维趣味表达儿童休闲食品包装设计
邱莉莉12.119
地域文化要素在旅游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转换与表达
单江东12.123
·贮运与保鲜·
冻藏时间对猪肉中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程度的影响
李 倩等1.157
基于改进残差网络的红枣缺陷检测分类方法研究
文怀兴等1.161
基于网络拓扑的生鲜食品供应链管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
刘永礼等1.166
不同形状尺寸冷冻牛肉的射频解冻均匀性探究
何佳玲等2.122
贮藏温度和时间对籼稻糊化特性的影响
谢 岚等2.129
基于升华和解析干燥结束点杨梅冻干工艺优化
陈林和等2.134
基于网中网卷积神经网络的红枣缺陷检测
杨志锐等2.140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算法的蔬菜图像识别
芦 范2.146
草莓保鲜运输中强制通风预冷与温度分布的相关性
程丽丽2.151
4种常见果蔬保鲜运输超声波加湿的生命周期模拟研究
苏 霞等2.155
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红碎茶杀菌效果与品质的影响
张祺玲等3.148
冷链条件下马鲛鱼优势腐败菌生长动力学研究及货架期预测
邢家溧等3.15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烟叶醇化感官质量仿真模拟
邓羽翔等3.161
保鲜剂结合低压静电场处理对红梅杏贮藏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杨亚丽等4.120
肉桂油复合涂膜对鲜切菠萝蜜果苞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齐红蓉等4.126
人工加速陈化对优质稻谷贮藏品质的影响
杨志成等4.132
用于非冷藏生鲜食品运输过程的多层瓦楞纸盒热性能模拟
南家莲4.137
基于小波与模糊相融合的苹果分级算法
赵利平等4.142
低温低压静电场处理结合微孔PE膜包装对不同成熟度灵武长枣贮藏品质的影响
杨亚丽等5.128
高压电场低温等离子体对槟榔包装产品冷杀菌效能特性的影响
曹丽娜等5.133
猕猴桃片冻干—真空微波联合干燥过程中品质变化及收缩模型
廉苗苗等5.140
采前喷施保鲜剂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曹 森等5.146
电解臭氧水对鲜切莲藕低温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
唐 倩等5.151
酚酸对水产品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作用
朱金帅等6.133
真空冷冻干燥对菊花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余欣珂等6.138
气调包装对混合鲜切果蔬保鲜效果的影响
徐春蕾等7.131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鸡蛋裂纹检测方法
张 健等7.136
生物保鲜纸对李子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巴良杰等7.140
基于Trace Pro仿真的橙果品质光谱检测托盘参数设计与试验
张倩倩等7.144
基于机器视觉的香蕉果肉缺陷预测方法
张 铮等7.150
贮藏条件对扁桃仁分离蛋白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王炜清等8.102
酸菜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及复水特性研究
贺 健等8.109
近红外高光谱快速无接触评估冷鲜猪肉脂质氧化
何鸿举等8.117
基于机器视觉的苹果在线分级
李 颀等8.123
基于FPGA的快速樱桃缺陷检测与识别系统设计
裴悦琨等8.129
电子束辐照对槟榔芋贮藏效果的影响
孙大洋等8.135
不同晾房晾制吐鲁番无核白葡萄的干燥特性及品质比较
艾力·哈斯木等8.141
60Co-γ射线辐照对油塔子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沈阿倩等9.158
淀粉、脂肪、蛋白质和NaCl成分对气态ClO2杀菌效果的影响
毕秋芸9.164
有机酸浸渍处理对苹果片冻干品质的影响
王前菊等9.170
冷鲜鸡货架期微生物预测系统的构建
瞿 洋等10.110
壳聚糖复合涂膜对冷藏虾蛄保鲜效果的影响
齐懿涵等10.116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解放钟枇杷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
郑俊峰等10.120
基于机器视觉的苹果缺陷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高 辉等10.125
基于近红外技术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对无花果成熟度的快速判别
周靖宇等11.107
冷藏对牦牛酸奶营养成分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李升升等11.112
丁香酚对水产品中普罗威登斯菌的抑制作用
图尔荪阿依·图尔贡等11.118
艾草黄酮抗氧化及对鸡胸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杨宇华等11.122
胎菊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及应用
费 鹏等11.128
抗冻剂对速冻南瓜泥品质影响及其机理探究
杨丹璐等12.127
基于深度学习的西瓜可见/近红外光谱可溶性固形物预测模型研究
吴 爽等12.132
基于决策融合的苹果分级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李学军等12.136
·提取与活性·
暗纹东方鲀鱼精蛋白的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张家源等1.171
土鳖虫活性肽组分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脂四项指标及血液因子含量的影响
姜 珊等1.175
石斛与粉葛体外体内降糖降脂协同作用研究
许子杨等1.181
裸藻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葛智超等1.186
胶红酵母CICC 33013胞外多糖抑制肝癌细胞活性研究
马文锦等2.159
玳玳花精油的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苏 瑾等2.165
忧遁草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余腾飞等2.171
黄花草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许建本等2.176
维生素B族复合TRP肽和SOD对焦虑性抑郁症C57BL/6小鼠行为学改善的影响
朱西平等3.166
松毛菇多酚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李彦坡等3.173
青冈栎果壳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茹月蓉等3.179
余甘子叶总黄酮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
杜丽娟等3.185
兰州百合鳞茎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李刚刚等3.190
体外发酵荔枝皮多酚对多酚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黄小霞等4.146
双酶法制备牡蛎干酶解液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庞忠莉等4.151
青冈栎果壳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及α-葡萄糖苷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研究
茹月蓉等4.157
藏绵羊胎盘肽的抗氧化能力及结构表征
任海伟等4.162
4种富锌乳酸菌抗氧化活性及体外消化稳定性研究
郑金熊等4.170
栀子果提取物对酸奶发酵特性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朱广成等4.176
超声辅助制备金乌贼墨黑色素及其对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景禹等5.155
白及多糖脂质体的制备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孔令悦等5.160
糜子壳油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苗欣月等5.164
野地瓜不同部位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及其相关性分析
杨秀群等5.169
单性木兰枝多酚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郑燕菲等5.175
兰坪虫草多糖组分分析及免疫活性研究
柯迎妹等6.145
油菜蜂花粉蛋白酶法破壁提取及结构表征
王凌波等6.151
牡丹籽粕酱油发酵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胡 伊等6.157
不同品种青稞中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比较
夏 陈等6.162
提取方法对荷叶多糖得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邢 颖等6.166
正山小种精油大孔树脂吸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何理琴等6.170
野地瓜茎正丁醇萃取物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筛选
刘永玲等6.176
罗非鱼鳞胶原肽亚铁螯合物制备工艺优化及结构表征
唐顺博等7.155
赤小豆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电泳分析
肖俊琪等7.161
雪梨瓜籽油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吴民富等7.167
桦菌芝多糖抗氧化性及抑菌活性研究
许海燕等7.171
北沙参乙醇分级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景永帅等7.175
“凤丹”油用牡丹籽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蔡如玉等7.181
大黄鱼肝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窦 鑫等7.187
牡丹籽油高温碱煮—蒸汽爆破辅助水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王 欣等8.147
诺丽酒降血脂功能研究
李晓娟8.154
金花茶叶皂苷提取工艺优化及抑制脂肪酶活性研究
陈嘉慧等8.159
胡麻籽油脱胶工艺优化及理化指标分析
陈昀昀等9.177
羊骨多肽酶法制备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晓叶等10.130
紫苏叶多酚超声辅助聚乙二醇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茹巧美等10.136
樟树叶木脂素和多酚超声辅助同步提取工艺优化
周海旭等10.143
辣木籽水提物对酒精诱导线虫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彭 颖10.149
菊芋多聚果糖的纯化技术研究
李朝阳等10.153
超声辅助提取紫贻贝加工下脚料抗菌肽工艺优化
张 玥等10.159
模拟胃肠消化对牡蛎低聚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马 勇等11.133
蒲公英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降血糖的作用
闫 爽等11.138
辐照处理对桦褐孔菌多糖降血糖作用的影响
张 露等11.143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霍山石斛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陈明威等11.148
提取方法对青叶苎麻叶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职士淇等11.154
细脚虫草多糖液体发酵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王小爱等11.158
云南分心木总黄酮提取及抗氧化和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的作用
张 凤等12.141
复合营养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辅助降血糖试验
生庆海等12.147
青叶苎麻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晓婷等12.152
响应面—满意度函数优化姜黄郁金多糖和黄酮共提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侯敏娜等12.159
·开发应用·
雨生红球藻对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
王宝贝等1.192
百合粉添加量对面团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
李嘉仪等1.198
预处理方式对热风干燥玫瑰花瓣品质特性的影响
张 萌等1.204
光核桃仁油和蛋白质同步提取工艺优化及油脂品质分析
阚金涛等1.210
紫薯粉发酵工艺优化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宋 莹等1.216
超高压处理对百香果—火龙果复合饮料品质的影响及杀菌工艺优化
唐美玲等2.182
交联淀粉对甘薯浊汁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张佳艳等2.187
不同乳杆菌强化发酵红薯叶及其酸菜品质的研究
宋文华等2.193
烘焙温度对可可豆苦涩味的影响
刘 哲等2.199
安卡红曲霉液态发酵豆渣、麦麸、梨渣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
孙聪聪等2.205
热泵温度对白萝卜干燥速率及品质的影响
余洋洋等2.211
基于烟丝分布特征的卷烟硬度预测模型
何孝强等2.215
基于层次分析和响应面设计的烟丝膨胀工艺优化
丁乃红等2.219
微波处理对黑米酒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
陈卓瑶等3.194
低硬度调和牛油的制备及品质分析
刘佳敏等3.200
木聚糖—铁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 霞等3.203
中老年人马铃薯复合米粉的研制及消化性研究
刘皖骄等3.209
特色酵子的发酵特性及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王雯斐等3.216
基于MARS的卷烟吸阻和通风预测模型
何孝强等3.220
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及其肽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的水相制备
雷 声等4.183
多层鱼油微胶囊的层层自组装工艺优化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陈敬鑫等4.190
开菲尔发酵复合果蔬固体饮品的制备及体外功能研究
陈树俊等4.196
运动饮料与口服补液盐对高温环境下大鼠新陈代谢的影响
李 明4.202
工艺参数对苹果果脯护色效果的影响
李凤霞等4.207
3种运动饮料对小白鼠补水能力的比较
阿不里米提·哈斯木4.212
气流干燥温度对不同部位烟叶加工品质的影响
曾 强等4.216
猕猴桃皮膳食纤维胶体磨湿法改性工艺优化
吴海玉等5.182
真空挤压对杂粮面条品质与功能的影响
闫美姣等5.187
原料生粉的物理性状对鲜湿切粉品质的影响
陶湘林等5.194
植物乳杆菌在改善各产区烟叶品质中的应用
覃明娟等5.199
加热不燃烧卷烟烟草材料的特性分析
杨雪燕等5.205
原料配比对米酸汤品质的影响及米浆制备工艺优化
王 容等6.182
香菇煮菇水木瓜蛋白酶酶解增鲜技术研究
李顺峰等6.188
干酪乳杆菌16发酵豆乳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侯凯荣等6.193
利用废烟末发酵制备细菌纤维素
张婷婷等6.198
加工工艺对芷江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龚姚谦等7.194
青稞全粉营养成分分析及青稞脆片制备工艺优化
何 伟7.201
预处理对红薯叶热泵干燥品质的影响
杨 玉等7.206
甲酸降解淀粉和蛋白质对烟叶品质的提升
林 云等7.211
基于传统健脾食疗名方的复合米粉研制及品质评价
张静瑶等8.166
真空滚揉—超高压制备调理鸡胸肉的工艺优化
许美玉等8.171
植物乳杆菌M1-NTG300产细菌素培养条件优化
安 宇等8.178
盐量对盐煮干制方竹笋品质的影响
吕朝燕等8.183
红薯粉无铝工艺优化
石 彬等8.189
膨胀工艺对烟丝质量的影响
崇黎明等8.195
炒制工艺对青稞酒风味和品质的影响
杨海晴等9.183
龙蒿精油纳米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结构表征研究
梁 英等9.188
野木瓜果汁非酶褐变抑制及营养保全工艺优化
崔霖芸等9.195
干燥方式对太和香椿芽品质的影响
刘艳红等9.201
烟叶松散回潮工艺参数和出料质量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与预测
唐 军等9.207
香菇脆片真空油炸—真空微波联合干燥工艺优化
任爱清等10.165
黄金抹茶碱液浸泡蒸青护绿工艺优化及品质研究
鲁 颖等10.171
即食慈姑片微波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唐小闲等10.177
间歇微波—热风耦合干燥花生工艺优化及品质研究
凌铮铮等10.183
卷烟制丝环节关键工序水分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李自娟等10.190
干燥方式对秋葵花茶及其茶汤风味的影响
纳尔布等10.196
烘焙工艺对饮料加工用绿茶品质的影响
黄膑樟等11.165
模拟体外消化评定超微绿茶粉的冲泡饮用效果
周 尧等11.172
猪血球蛋白营养分析与水解工艺优化及制备金属螯合肽的研究
孙子怡等11.177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烟丝掺配均匀度测定
赵科文等11.183
龙牙百合沸腾造粒工艺优化
尹乐斌等11.189
干芥菜接种发酵发酵剂优化
李文青等11.195
苦肠碱法脱苦工艺优化及其对苦肠品质的影响
刘 丽等12.165
高抗氧化活性大果山楂发酵液的发酵工艺优化
程天德等12.171
切丝宽度与烘丝方式对不同规格卷烟的影响
周凯敏等12.178
双菌混合发酵纳豆工艺优化
郑丹妮等12.183
·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厌氧发酵机制及高密度厌氧发酵方式研究进展
吴天福等1.222
粮仓中有害气体降解方法研究进展
潘 迪等1.230
豆芽中生长调节剂类违禁添加物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孟继秋等2.224
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雷时成等2.229
基于纳米材料改良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研究进展
张光胤等3.225
蓄冷板式冷藏箱的节能优化研究进展
许启军等3.232
基于特异性识别生物探针检测食品中雌激素残留研究进展
陈婷婷等4.221
果酒主要成分及其功能性研究进展
张倩茹等4.226
海洋头足类墨黑色素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谢静雯等4.231
预处理技术改善蛋白质乳化性研究进展
望运滔等5.211
多金属氧酸盐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保鲜中应用研究进展
周 凤等5.216
番木瓜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及抗癌功能研究进展
肖双灵等5.221
普洱茶抗肥胖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易 娟等5.227
蓝莓的功能成分、保健作用及其开发利用
金永学等5.231
嗜盐微生物对发酵海鲜调味品风味影响研究进展
于 靖等6.203
面条制品常用淀粉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徐舒简等6.208
微波加热下食品美拉德反应研究进展
许海侠等6.214
海带多糖降血脂活性研究进展
郑娟霞等6.220
果蔬冷冻干燥节能新技术研究进展
王新珂等6.226
冷藏集装箱温度场均匀性改善研究进展
贾发铜等7.216
甲壳素在食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望运滔等7.221
油茶饼粕中主要成分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刘楚岑等7.227
微生物果胶酶的研究进展
杨同香等8.201
降尿酸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蒋林宏等8.210
硫代葡萄糖苷检测技术及其在花椰菜硫苷研究中的应用
鄂恒超等8.217
图像识别技术在食品包装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张红岩等8.225
植物多酚提取研究进展
田富林等9.211
干腌火腿微生物研究进展
鞠 铭等9.217
核桃破壳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刘 佳等9.223
果蔬气调保鲜技术及其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何 伟9.228
热处理在稻谷及大米贮藏与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宗 平等10.206
咸鸭蛋快速腌制工艺及咸蛋清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昝沛清等10.210
人参糖肽研究进展
俞 萍等10.215
固态生物转化对植物性食品加工副产物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嘉序等10.219
微波辅助法提取多糖的研究进展
景永帅等10.228
纳米脂质体制备方法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究进展
王 倩等11.202
蔓越莓中的植物化合物及其抑菌机理研究进展
刘小涵等11.206
不同来源多肽—矿物质螯合物活性研究进展
楼钰航等11.211
多糖的热裂解性质分析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刘 欢等11.217
酿酒酵母全基因组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陈碧燕等11.223
低温液态速冻技术及其在水产品加工中应用研究进展
赵 茜等12.189
微波处理技术在食品干燥领域中的应用
刘盼盼等12.194
食品中主要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袁 航等12.203
无线温度传感器在食品物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徐 冉等12.207
雨生红球藻天然虾青素提取研究进展
李 艳等12.211
·信息窗·
欧盟评估维生素D2蘑菇粉作为新型食品的安全性
1.6
欧盟审查噻酮磺隆的现有最大残留限量
1.19
启事
1.94
封面插图
王宏民1.封面
封二海报
张大鲁1.封二
欧盟就解脂耶氏酵母富硒生物质作为新型食品安全性发布意见
2.79
美国拟修订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的残留限量
2.158
欧盟修订聚山梨醇酯在碳酸饮料中的使用剂量
3.6
韩国民间组织提出强化饮用水的安全及食品标签管理
3.18
日本研究:多摄入膳食纤维可降低死亡风险
3.79
欧盟评估一种来自转基因荧光假单胞菌的α-淀粉酶的安全性
3.123
俄罗斯拟研究开发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和其他对内分泌系统有害的物质的检测方法
3.128
韩国发布《食品添加剂法典》部分修改单
3.138
制茶不再凭经验 红茶“发酵”可量化
3.165
欧盟评估一种甘油三酯脂肪酶的安全性
3.224
封面主题插画
李佛君4.封面
加拿大就食品调味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征求意见
4.14
韩国发布双酚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等的风险评估结果
4.61
封面主题插画
徐郑冰5.封面
欧盟发布2021—2023年食品中农药残留抽样计划
5.6
加拿大发布食品安全检测公告
5.45
封面主题插画
孔 森6.封面
韩国下半年加大对食品、医药品的安全管理
6.22
更正启事
6.144
欧盟拟制定各种农作物和动物源产品中氟啶虫酰胺的进口限量
6.192
更正启事
6.225
ERP系统在食品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创新
段玉红6.233
食品专业英语的特征和翻译技巧研究
侯诗涵6.235
封面主题插画
冯中强7.封面
食品行业的英语翻译研究
殷淑文等7.233
食品专业英语翻译的专业化走向探索
王青梅7.235
封面主题插画
李金涛8.封面
美国FDA发布关于发酵食品和水解食品无麸质标签的最终规定
8.8
欧亚经济联盟修订《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和加工助剂安全》技术法规标准清单
8.35
更正启事
8.61
俄农业部放宽乳清粉进口国限制要求
8.122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创新研究
王民红8.229
食品包装上英语译文的规范策略研究
杜兴芸8.231
贸易全球化背景下食品专业英语翻译研究
赵 宇8.233
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 敏8.235
封面主题插画
杨 超9.封面
泰国优化了食品备案在线提交系统
9.17
欧盟审查利迪链霉菌菌株 WYEC 108的现有最大残留水平
9.25
日本发布《食品、添加剂等的规格标准》修改单(农兽药残留)
9.182
“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食品英语教学与翻译
许 敏9.233
食品药品检验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邱国婷9.235
主题插画
吴 健10.封面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梁 哲10.封三
泰国新发布了食品中微生物的限量标准
10.80
大学生“食育”困境管理与策略
陈胜军10.233
中国饮食的跨文化传播
周素文10.235
主题插画
马 骏11.封面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李佛君11.封三
西班牙通过《西班牙食品产业链法》修订草案
11.188
俄罗斯发布生物活性食品补充剂注册要求须知
11.194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研究
谭艳超11.228
汉语饮食词语的隐喻研究
李春梅11.229
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方路线等11.230
高校食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杨 芬11.231
高校食品安全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陈永刚11.233
色彩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祁 敏11.235
主题插画
袁升科12.封面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姚大斌12.封三
《食品与机械》2020年度优秀审稿专家表彰
12.1
食品包装中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播、传承与保护
金白颖等12.218
基层工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付 翊12.220
食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
祁芳梅等12.221
旅游食品安全监管的公众参与
李国兵12.222
体育运动食品的效能及市场趋势研究
吴杰忠12.224
《食品与机械》2020年1~12期分类总目次
12.226